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房产汽车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共享,何罪之有?共享单车凉凉之后,共享汽车就该被嘲讽?

    信息发布者:花样百香果园
    2018-12-19 20:01:34   转载

    共享,何罪之有?共享单车凉凉之后,共享汽车就该被嘲讽?


   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
    据新京报报道及评论,在对无人车政策最友好的美国亚利桑那州,谷歌似乎正面临着一场“全民战争”。

    当地人对谷歌无人车扔石头、割轮胎,跟踪、骚扰安全员,甚至朝无人车举起了枪。开始,谷歌要么主动规避容易碰上骚扰的线路和社区,要么选择报警。可随着类似之事增多,谷歌毫无办法,对许多骚扰只能默默承受。

    当地人为什么如此讨厌无人车,理由也是五花八门。有人因为Uber无人车撞死过人而迁怒谷歌无人车;有人也说不出什么理由,就是讨厌无人车;还有的人,据有关学者分析,可能是担心高科技会抢了他们的饭碗。

    无独有偶。

    引擎盖突然弹起挡住驾驶视线

    据武汉多家媒体报道,12月12日,本市三环线上,一辆共享汽车引擎盖突然弹起,引起乘客惊慌,竟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,引发大家对共享汽车的质疑和焦虑。

    实际上,正如武汉当地多家报道的那样,大家都忽略报道中一个一笔带过的重要事实:近年来,多家共享汽车企业进入武汉,仅2017年就有4万用户通过共享汽车企业的审核获准使用,平均超过200人在“抢”一辆共享汽车。

    怎么看待无人驾驶、共享汽车在发展之初遭遇的成长烦恼?不妨来看看马车、汽车兴起之初那些啼笑皆非的故事,才能来解释一些当下的纠结。

    也许,再过一二十年,汽车就不会笑话电动汽车、共享汽车、无人驾驶汽车。

    100多年前,三个轮子、四个轮子的汽车,曾被两个轮子的马车、自行车笑话过。

    在更早的时期,在马车没有盛行时,马车曾被神马笑话过。

    遥想1895年,爱迪生参观了福特汽车表演后预言:马的末日已经来临。估计当时说爱迪生是疯子、扯淡的人不会少。

    彼时,汽车刚刚进入社会生活舞台。那时闹出的许多笑话,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不可思议。

    第一个起来诅咒汽车的,是赶马车的农民。因为呼啸而过的汽车往往会惊癫他们拉车的马匹。

    1898年,加利福尼亚州圣拉斐尔镇颁发法令,要求汽车司机必须在任何过路马匹300英尺外停车。

    1900年,福蒙特州立法,迫使每一驱车司机雇用一名成年人,在汽车前八分之一英里处手持红旗引路。

    1902年,辛辛那提的萨凡纳市旧金山市规定,市内汽车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8英里。各大城市的市政府,多数禁止汽车使用大路。

    同年,芝加哥市一个司机冒犯此规,被警察以破坏社会治安罪逮了。因为他把汽车开进了密执安大路,而这条专为马车准备的路是不准汽车通行的。

    这些荒唐的法规,如同公元前44年尤里乌斯-凯撒执政时的元老院法令:任何装着轮子的车辆,从日出到天黑一律不准进入市区。

    那是发生在农业社会中马车搅乱人们恬静生活的事情,而前者则是工业社会中汽车来到人间所受的白眼。

    沉湎于平静的田园生活的美国人,今天可能还记得那些把汽车斥之为魔鬼车的故事。

    马的末日来临,取代马车的汽车,已经把人类送进了一个新的文明时代。

    爱迪生的预见是正确的。这就是历史。

    不管是马车、汽车、电动车,车本身都是在科学的最前沿,不管在哪个时代。人们接触新生事物,总是从排斥、质疑、争议、试行、认同、推行、风靡的过程,不仅是汽车。

    共享,是个好概念。共享经济,是一种新经济。共享单车,也是一种好车,只不过在运营中被走形、扭曲罢了。我们关注的不应是车,而是车背后的人与社会。

    我们能不能因某些共享单车不行了,来妖魔化共享单车不行了?

    退一万步讲,即使共享单车不行了,凭什么来推导共享汽车就不可能行?

    共享,何罪之有?共享经济,不经济吗?

    在这个世界如此之新、尚未命名的新时代,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信奉:没有亲眼所见,就不用着急用你的嘴巴来证明;对你不知道的事,直接说“不知道”才是最轻松的;你不会体会到对方的难处,除非你穿着他的鞋子走一段路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